設計理念
語文教學不再是單純傳授知識的教學,更重要的是培養(yǎng)學生的創(chuàng)新意識和實踐能力。創(chuàng)新意識的培養(yǎng)要在培育學生的興趣中生成;創(chuàng)新能力的培養(yǎng)要在學生體驗創(chuàng)新方法的過程中生成。因此,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,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,激發(fā)學習的熱情,培養(yǎng)合作探究的精神,有利于培養(yǎng)學生的創(chuàng)新意識和創(chuàng)新能力。
設計特色
創(chuàng)設豐富的教學情境,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,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,積累成功的體驗,在合作與交流中,感悟知識的生成、發(fā)展與變化,由生活引入課堂,由課堂遷到課外,在構建新知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。
教學流程
第一板快:創(chuàng)設情境,導入新課
同學們,今天老師邀請了兩位新朋友和我們一起學習(演示課件,狗熊和火車出現),喜歡它們嗎?(喜歡)看到狗熊和火車,你想知道什么呢?(學生發(fā)言)
你們想知道的可真多呀!那么,就讓我們聽一聽狗熊和火車之間究竟說了什么?(課件演示,狗熊和火車的對話)
第二板快:初涉文本,整體感知
聽完狗熊和火車的對話后,請學生說說狗熊和火車一共進行了幾次對話?
第三板快:合作探究,互動交流
從狗熊和火車的三次對話中,并結合課件演示,體驗蒸氣機火車、內燃機火車、電氣火車各自的工作原理,感受火車的發(fā)展過程。
第四板快:總結全文,拓展延伸
從火車的發(fā)展過程,引導學生說說火車的變化說明了什么?鼓勵學生想象未來的火車會是什么樣的 。
教學實錄
一、創(chuàng)設情境,導入新課
師:同學們,今天老師邀請了兩位新朋友和我們一起學習。(演示課件,狗熊和火車出現)
師:喜歡它們嗎?
生:喜歡!
師:看到狗熊和火車,你想知道什么呢?
生1:我想知道,狗熊和火車之間發(fā)生了一件什么事?
生2:我想知道,狗熊和火車之間說了些什么?
生3:我想知道,狗熊為什么和火車在一起?
生4:我想知道,狗熊和火車大打架了嗎?
師:你們想知道的可真多呀!那么,就讓我們聽一聽狗熊和火車之間究竟說了些什么?(課件演示,狗熊和火車的對話)
二、初涉文本,整體感知
師:狗熊和火車一共有幾次對話?
生:三次。
三、合作探究,互動交流
(一)體驗第一次對話
師:第一次對話從第幾自然段到第幾自然段?
生:第一自然段到第八自然段。
師:愿意讀一讀嗎?
生:愿意!
生:指名讀第二自然段。
生:三名學生分角色讀第三、四自然段。
師、生:師生合作讀第五自然段。
生:小組讀第六、七自然段。
師:在哪個自然段找到“蒸氣機火車”這幾個字?
生:第八自然段。
師:讀一讀。
生:自由讀第八自然段。
師:蒸氣機火車是怎樣工作的?請小組的同學議一議,說一說。
生:小組討論。
師:出示蒸氣機火車動畫。
生:各小組學生代表看動畫匯報。(煤——火——水——蒸氣——輪子——跑起來)
師:蒸氣機火車最主要的燃料是什么?
生:煤。
(二)體驗第二次對話
師:過了很長時間,小狗熊長大了,變成了大狗熊。有一天,火車又在山溝里停下了。
生:讀第十一自然段。
師:內燃機火車是怎樣開動的?
生:自學或合作探究。
師:出示內燃機火車動畫。
生:匯報內燃機火車工作原理。(柴油——氣——輪子——跑起來)
師:內燃機火車最主要的燃料是什么?
生:柴油。
小結:從蒸氣機火車到內燃機火車,你發(fā)現了什么?
生1:我發(fā)現火車用的燃料越來越簡單了。
生2:我發(fā)現火車越來越先進了。
(二)體驗第三次對話
師:又過了好長時間,大狗熊變成了老狗熊。有一天,火車又在山溝里停下來。
生:學生讀第十四自然段。(狗熊和火車的第三次對話)
師:電氣火車是怎樣開動的?
生:小組合作表演。
師:電氣火車最主要的動力是什么?
生:電。
師:出示電氣火車動畫。
生:表演電氣火車的開動過程。(電——輪子——跑起來)
師:現在,祖國各地有好多火車都已經是電氣火車了。
四、總結全文,拓展延伸
師:隨著時間的發(fā)展,小狗熊變成了大狗熊,最后又變成了老狗熊;同樣,火車也由當初的蒸氣機火車發(fā)展成為內燃機火車,最后又發(fā)展成為電氣火車。這一變化說明了什么?
生1:這一變化,說明火車越來越先進了。
生2:這一變化,說明時代在前進,火車也在前進。
生3:這一變化,說明我們的科學技術在不斷前進。
生4:這一變化,說明狗熊雖然老了,但是火車并沒有老,而是越來越先進了。
師:將來的火車會是什么樣的?
生1:速度像飛機一樣快。
生2:像“三環(huán)原子滑車”那樣會飛的。
生3:利用太陽能作為動力的。
生4:利用原子能作為動力的。
生5:通過改變風力作為動力的。
師:多媒體展示將來可能出現的火車模型。
教學評析
高老師執(zhí)教的《狗熊和火車的對話》一課,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改的有關理念,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:
一、合作探究,互動交流
這節(jié)課始終以合作探究為核心。從火車的發(fā)展歷程中,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,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,通過合作,體驗學習的樂趣,增長科學探究能力。同時,教師注意營造寬松、和諧、民主的課堂氣氛,以關心、接納的態(tài)度傾聽學生的表述,使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。教師對學生的點滴發(fā)現予以熱情的支持與肯定。在課堂中,學生求知欲強,興趣高,參與積極,表現大膽,課堂中充滿了生機與活力,較好地體現了生生互動、師生互動,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支持者、引導者、合作者。
二、在現實與理想的對比中,培育學生的創(chuàng)新意識
高老師在引導學生分別理解蒸氣機火車和內燃機火車工作原理后,將二者進行了對比;在引導學生理解電氣火車的工作原理后,又將蒸氣機火車、內燃機火車、電氣火車三者之間進行了對比;最后又鼓勵學生想象未來火車的發(fā)展趨勢。這一次次的 對比,激勵了學生的創(chuàng)新激情,培育了學生的創(chuàng)新意識。
三、在對創(chuàng)新方法的探究中,培養(yǎng)學生的創(chuàng)新能力
“授人以魚,只供一飯之需;教人以漁,則終身受用無窮”。所以,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,教給學生探究科學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,遠比送給學生“滿筐”的科學結論要重要得多。高老師正是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,從對火車發(fā)展過程的探究中,引導學生掌握研究科學的方法,從而培養(yǎng)學生的創(chuàng)新能力。
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已經起步,雖然有些教學嘗試還有待于商榷 ,但是我們可喜地看到,我們的教師、我們可愛的學生正在與新課程共同成長。
文檔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