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師生一起學數(shù)字
一、隨班就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:
某同學,男,2014年11月出生,前庭發(fā)育不足,各方面明顯低于同齡正常兒童,語言表達能力差,經檢測和鑒定,現(xiàn)為隨班就讀生。
(一)心理及智力情況:
該生性格較為內向,孤僻不愿意與同學接觸,但其行為和語言常引起同學哄笑,因而產生自卑感,逐漸失去了自信心。上課很少舉手回答問題,極少次數(shù)的發(fā)言,表現(xiàn)極為緊張,自己不知所言。
(二)適應性行為:
生活上能自理,能做簡單家務,學廣播操反映慢,動作不協(xié)調。課間喜歡和同學追逐打鬧。注意力不集中,自制力、記憶力差,理解和反映遲緩。平衡能力差不會跳繩。
(三) 學習能力分析:
1該生語言能力差,讀書不連貫?;卮饐栴}時好長時間才能說出一句,也表達不清自己的意思。注意力不集中,記憶力差,在課堂上他有時看書,有時畫畫,有時玩東西。很少回答問題。
2理解能力也比其他同學慢很多,隨著年齡的增長,反映越來越慢。只能做一些最最基礎的題目,而且準確率很低。
3能夠進行簡單的勞動,如掃地,收拾課桌等。
(四)家庭背景情況
該生家中有父親、母親、姐姐。目前父親重新找了青島工作,全家居住在萊西。父親在青島工作,無輔導孩子學習的機會和能力。只有靠母親輔導。
二、教育目標:
根據(jù)該生沒有自信心,注意力不集中,記憶力差,語言能力、計算能力、理解能力、勞動技能方面遠低于正常兒童,行動遲緩等特點,確定教育目標為:
1加強非智力因素的培養(yǎng)、訓練,如自信心,注意力,學習習慣等,盡可能的使其能正常參加學習,從而培養(yǎng)其語言能力和人際交往的能力,使其將來能基本適應社會。
2有計劃地開發(fā)其智力因素。如感知能力、記憶力、計算能力、理解力、語言能力等。數(shù)學:要求能做最簡單的計算題。語文:要求能讀通課文,了解內容、結構,進而了解中心和寫作方法。能回答簡單問題,寫出能表明自己意思的文章。
3進行行為能力、生活能力、勞動能力訓練,使學生能夠在勞動技能的培養(yǎng)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計算能力的重要性,從而自發(fā)的要求掌握計算的能力,在勞動技能的培養(yǎng)中,使其意識到人際交往的重要性,產生與同伴合作交往的欲望。
三、教育措施:
(一)樹立自信,自然融入班集體之中。
1、對于一個智力有殘疾的孩子在普通班里隨班學習,更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環(huán)境,這個環(huán)境能夠使隨班就讀兒童感受到理解、尊重、關愛。因此在座位的安排上把他和母親安排在教室一排,不讓他一個人孤獨地坐著,這樣既有利于老師和同學的關照和幫助,更有利于他身心健康的發(fā)展。
2、開展“一幫一”的活動,特意安排一位學習成績等各方面都較好的班干部來幫助他,成立伙伴助學小組,在課內課外,進行輔導,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圍。這不僅對殘疾學生有好處,對其他學生學會助人為樂也同樣有好處。
3、在課堂教學中,準備一些最基礎的習題,讓他上黑板做,并給予其適當?shù)奶崾荆屗雷约阂材軐W會解題,增強其自信心。
4、在班會課上,經常表揚孫強在勞動方面的一些表現(xiàn)。在平時的學習中,我也會經常找其聊聊天,讓他能夠說出心中的不快。
5、做好家長的工作,讓家長學會特殊的家庭教育的方法,并能正確對待殘疾兒童,積極鼓勵、幫助孩子。
(二)增強有意注意,培養(yǎng)良好學習習慣。
1、盡量用有形的、有色的、有聲的、會動的教具吸引他的注意力。
2、進行讀書和計算訓練,會流利地讀課文,算好每一個題,目的還在鍛煉他的注意力和培養(yǎng)良好的學習習慣。
(三)有計劃地發(fā)展其智力因素。
弱智生隨班就讀,關鍵在于“隨”。隨就不是齊步走,一刀切。要讓其按著自然規(guī)律,按自己的特點去發(fā)展,當然也不是任其自由發(fā)展,不能忽視我們的責任和義務,要讓其能隨進班集體,隨上班集體,最終使其能在自己的水平基礎上與同學同步發(fā)展。
四、具體事例:
一次班會課上,我講班級事。我發(fā)現(xiàn)平時很少舉手的他,怯生生地把右手移出了桌面?!斑@他第一次主動發(fā)言讓他試試吧,也許他能講得很好。”我心里這樣想著,就叫了他。我?guī)缀跗磷×撕粑?我多么希望他能在全班同學面前“輝煌一回”。他沉默了好半天,終于顫巍巍地出聲了。沒想到有的同學開始在下面一邊嗤笑,一邊學他說話。我真有點兒后悔叫他了。我稍稍平定了一下思緒,對大家說:“韓駿杰同學敢于舉手發(fā)言,我猜他昨天回家一定練習了很多遍,只是今天太緊張了。這樣吧,我和韓駿杰同學一起來說”就這樣,我和同學們抑揚頓挫的聲音淹沒了他的尷尬與無助,他笑了,有自信啦!
學習數(shù)字是學習數(shù)學的一項重要內容。剛指導韓駿杰學習數(shù)字的時候,他總是把數(shù)字寫在田字格的左上格或右上格,一篇生字作業(yè)亂成一團。無論怎么講解、示范,他還是不明白。我只好換一種方法試一試。放學以后,我把他單獨留下來,給他“講故事”?!霸谖覀兊纳直旧嫌性S多小房子,這些小房子就是田字格。我們要請小客人到房子里住,這些小客人就是數(shù)字。你看,如果讓小客人住在房子的一角,多不寬敞啊。怎么辦呢?我們就把每一個數(shù)字寫開些,讓小客人能伸開胳膊、腿, 占滿這小房子,好不好?”他聚精會神地昕著,好像是聽懂了。我又手把手地教他把每個筆畫填在田字格的適當位置。他終于能在田字格里寫出第一個像樣的數(shù)字了。我用十分夸張的語氣贊美他寫得好,他眨著純真的眼睛,沖著我甜甜地笑了。看著他的笑容,我心里有說不出的感動。
好不容易在數(shù)字學習上有了些起色,可隨著知識的增高,學習難度越來越大了。別的同學早已掌握了很多學習的方法,在課上往往通過自學就能完成學習生字的任務。可韓駿杰常常是剛剛學的還沒掌握,又忘記了前邊學過的。一到測驗,他的卷面就成了通篇的“紅海洋”。慢慢地,他沒有了學習興趣,常常連作業(yè)也完不成了。如果按照對其他同學的標準去要求他,為了暫時成績的提高,機械地增加其字詞抄寫量,那么增加的不僅是他的課業(yè)負擔,更是他的心理負擔。學習數(shù)字對他來說,已不是單純掌握知識的問題,應是多學會一個數(shù)字,他就多一分興趣,少一分厭煩;多一分自信,少一分自卑;多一分生活的樂趣,少一分人格的退縮。漸漸的,他有進步啦!
五、反思:
我體會到,弱智生隨班就讀工作,也要遵循自然發(fā)展規(guī)律。自然界萬事萬物的發(fā)展本來就是不平衡的,參差不齊的。但是,它們都在發(fā)展,都能發(fā)展,不管是高大的還是矮小的,強壯的還是軟弱的,它們都各具自己的優(yōu)勢和特點,都會按著自己的方式不斷的發(fā)展、成長,這就是自然規(guī)律。因為他也屬于自然,絕不會越出自然發(fā)展規(guī)律。隨讀生同樣是祖國的花朵,需要知識,需要能力,需要情感的賦予,需要人格的塑造,只要教師為他提供學習條件、機會、環(huán)境和恰到好處的幫助,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,他們就一定會有進步。
文檔為doc格式